荆州中院精准扶贫打好“三张牌”
松滋市纸厂河镇蔡家桥村二组贫困户肖陈锋、肖少锋、肖正州想搞土鸡养殖,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帮扶工作组立即与农业部门联系,并帮助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老肖,鸡舍怎么建,建在哪里,你们有什么想法?”近日,荆州中院驻村帮扶的同志们带着制定好的土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又来到肖陈锋家,和农户们一起现场研究鸡舍建设等细节问题。
松滋蔡家桥村地处丘陵地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生产条件落后,生活水平较低,是省级重点扶贫村。作为对口帮扶部门,除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外,荆州中院中层正职以上干部与该村贫困户一一签订帮扶承诺书,并制定3年扶贫规划,打出扶贫攻坚牌。
打好规划牌 瞄准目标奔小康
蔡家桥村耕地面积2139亩,全村410户1580人。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驻村伊始,荆州中院帮扶工作组首先明确了要解决两个问题:精准扶贫先要精准识别,解决“为谁扶”的问题;要精细规划,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为找准“人”,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深入农民家中摸底调查,通过“四看”,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方式,彻底摸清贫困户家庭人口、劳力、生活来源、发展产业意愿,以及在住房、小孩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最终确定了蔡家桥村有贫困户57户121人,并建档立卡,进行一户一档动态台账管理。
为解决“怎么扶”, 荆州中院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联合制定了《关于蔡家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规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工作思路和目标: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抓手,做到两委主抓、农户主体、专合主带、项目主推、对口主帮“五位一体”工作格局,整村推进一户一册、长短结合、多措并举,力争一年强基、两年攻坚、三年脱贫。
至2017年,村集体收入突破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实现44户、83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小康水平,低保户、五保户每年每人保障性收入达到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在此基础上,荆州中院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扶持,确定该院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开展“一对一”联户,一户制定一份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主要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增收产业、提升能力素质等方面,有效解决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的问题。
打好项目牌 改善环境勇攻坚
走进蔡家桥村,随处可见建设场面:一组的农田间,提灌站正在进行线路配套,提升抗旱效益;四组正在修建拦水堤,能解决300亩农田干旱问题;全村机耕道联通工程,已完成8000米建设……
生产条件是脱贫致富的基础。荆州中院驻村帮扶工作组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级生产、生活实情,根据农户反映急待解决的制约生产、影响生活的问题,全面启动环境建设工程。
扶贫3年,环境建设将大步走。按照《规划》,荆州中院将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发展和改造村级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
落实水改项目,实现全村农户饮水安全达到300户,占总户85%以上;落实机耕道项目,修建机耕生产道10000米,解决耕牛宰杀后农业生产道路不畅的问题;落实土地整理项目,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水、电、路等不配套问题;落实政策兜底项目,全面落实低保、医疗、就业创业等政策,并将首期设立2万元法官助学基金,对贫困户子女求学给予适当救助;落实绿化村庄项目,打造绿化示范村庄,使蔡家桥环境秀美、村庄靓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落实电力改造项目,争取农村电网改造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推进项目实施,解决村级生产生活电力不足和设施不配套问题。
在改造村容村貌方面,将在五组罗家坟架设一条抗旱高压线路和添设一台50千瓦变压器,新建拦水坝2座,整修硬化渠道2000米,解决全村农田旱涝问题;完善硬化通组公路2公里,解决全村60户零星农户种田难、卖粮难问题;新建一间房屋解决党员、干部开会、学习,硬化村院墙和公路间15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建好一块1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并配套公共休闲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完善小区文化活动设施,配齐蓝球、健身、文娱等设施,丰富群众生活。
打好产业牌 撤了拐杖不返贫
对于蔡家桥村一组贫困户周大举来说,精准扶贫让他走上了脱贫路。今年底,在荆州中院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他承包了组里300株柑橘树,每年可增收5000元。
如果把扶贫帮扶比作借给贫困户的“拐杖”,那产业发展就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有力支撑,有了它,帮扶撤了,贫困户也不会“倒”,不会返贫。
如何突出产业发展,引领农户脱贫,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荆州中院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将发展瞄准了蔡家桥村现有资源。
根据《规划》,首先要盘活蔡家桥村现有资源抓发展:开发本村荒山300亩,引进投资,打造新型水果经济林,使集体利益最大化,每年固定利润达2.5万元;收回集体土地50亩,建蔬菜大棚5个,带动扶持5个贫困户脱贫;抓好村砖瓦厂关闭转型,解决贫困户就业人口30人,实现村级集体利润3万元;做好集体水面效益文章,将全村400亩集体堰塘整体疏洗开挖,发包到户,达到农户、集体双盈,集体年收入增加达到2万元以上。
还要做好因地制宜抓种养。继续抓好孔雀草基地发展,村级要形成孔雀草专业合作社,做出品牌,扩大市场,使农户生产孔雀草不愁销路,调动农户积极性参与孔雀草种植,力争全村达到500亩,销售收入突破150万元,实现贫困户10户以上脱贫;抓好养殖发展,全村计划实施“户养十只羊、百只鸭、千只鸡”工程,分类指导贫困户参与,力争帮助贫困户落实帮扶计划10户以上;全村计划土地流转500亩,实现优质粮种植,走优质、高效生产的种植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