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 同向 同行
——荆州法院做深做实代表委员联络工作

作者: 万燕娥    发布时间:2025-01-10  访问次数:944

人民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级代表委员的关心、支持和监督。2024年,荆州法院高度重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深入贯彻“精、细、常、实、新”工作要求,树牢“监督就是关心,关心就是支持”理念,紧扣“三个深度融入”,统筹把握“来与往”“提与办”“法与意”三对关系,使代表委员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了解、监督法院工作,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一“来”与“往”同心交流接受监督深度融入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请进来”和“沉下去”相结合,用心用情搭建主动接受监督的平台和桥梁,拓宽代表委员参与法院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监督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院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50110151239.png

“请进来”,接受监督更加主动。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视察法院、专题调研等活动300余次,日常联络代表委员2458余人次,邀请代表委员、检察官、律师参加涉黑涉恶案件交叉检查,全程参与评查发改指案件365件、裁判文书150份,让代表委员更加充分、更加全面感受法院工作新变化、新发展、新成效。5月29日,公安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法院营商环境及涉企执行工作,为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把脉问诊”。7月11日,市中院开展“优化法治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荆州市政协主席蒋鸿及39名省、市政协委员视察法院营商环境工作,主动接受“工作体检”。

“沉下去”,服务保障更加精准。紧扣两会等重要节点,主动靠前走访各级代表委员580人次,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贾亚胜带头走访全国人大代表6人次,对代表委员们反馈的意见建议予以主动回应,并在各项工作中积极落实,让代表委员深切感受法院接受监督、践行阳光司法的决心。开展司法服务进企业专项联络活动,走访企业界代表委员139人次,面对面征集意见34条,为63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47个。江陵法院为涉诉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全面解答生产经营、合同签订、实际履行等困惑,保障企业依法规范经营。荆州区法院为代表所在的某建筑机械公司执行清收债权1500余万元,以司法“最优解”对接企业“最需要”。

“沉浸式”,参与司法更加多元。结合代表委员专业背景、履职经历、关注领域等特点,针对性邀请参与各类法院活动1878余人次。建立代表委员监督联络群,及时宣传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活动和成果,推送手机报52期、法院工作动态253条,不断提升法院工作影响力、知晓度和认同感。利用抖音等媒体平台,积极推进线上交流,开展“荆楚雷霆”执行直播7场,让代表委员实时参与、全面了解法院重点工作。11月21日至22日,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毕利霞、吉明东,省人大代表高敏等39名四级代表委员,走进荆州区川店法庭、松滋刘家场法庭、洪湖新滩法庭,零距离、深层次感受“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成果,增进对法院工作的了解与支持。

二“提”与“办”同向发力建议提案深度融入审执工作

坚持“内部分工+外部协调”双向发力,打造归口管理、统一交办、分级负责、跟踪监督、沟通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切实把代表的“好声音”转化为公正效率的“真行动”。2024年,全市法院办理建议提案8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

聚焦人民所需,推动道路交通法庭建设。积极回应代表提出的“关于在荆州市设立道路交通法庭”建议,选定洪湖法院作为全市道路交通法庭试点,6次向代表汇报工作进度。目前,法庭定址洪湖交警大队,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巡回+驻地”的方式,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332件,交通肇事和危险驾驶案件111件。该建议的办理得到代表高度肯定,相关报告获全票通过。

微信图片_20250110151251.png

聚焦人民所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认真办理“关于民营企业司法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提案,在全省率先探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制度,通过企业和法官双向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相关做法被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多次推介。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现涉企案件当日申请、当日立案、当日移交,依法为企业减、缓交诉讼费用1698万元。全面推行“胜诉即退费”改革,退还涉企诉讼费4653笔5965万元。联合市工商联举办“法治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沙龙活动,发放《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问答手册》近千册,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人民所盼,强化胜诉权益保障。坚持把“健全完善执行机制,提升涉企案件执行质效”“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大案件执行力度”等提案作为“一把手”工程,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让更多“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开展“荆楚雷霆2024”行动,抖音、微信视频号“全景式”展现执行现场,在线互动观看人数超200万人次,营造参与执行、理解执行浓厚氛围。邀请203名代表委员见证执行,执结涉企案件7645件,申请执行标的113.89亿元,执行完毕1994件,执行和解1863件。制定4项工作机制,探索“执行无纸化”办案新模式,办案效率同比提升26%。重拳打击拒执行为,移送“拒执罪”22人,发布悬赏公告84期,拘传785人、拘留514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876人,执行质效进入全省法院第一方阵。

三“法”与“意”同行并进日常联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立足代表委员群众基础广泛、熟悉社情民意优势,坚持把群众司法诉求贯穿代表联络工作始终,广听民声、广聚民智,不断扩大司法服务半径,共同绘制司法为民“同心圆”。

微信图片_20250110151218.png

听民声,“代表+宣传”延伸法治教育新触角。发挥代表委员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优势,携手代表委员开展送法下乡、法治夜校、巡回审判等多种普法活动100余场,受教育人群3000余人次,努力做到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江陵法院通过“代表委员+法治副校长”形式,为江陵县第二初级中学2700余名师生送上“法治第一课”。石首法院创新“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双轨普法,把庭审现场“搬”到麋鹿保护区、长江边,邀请代表委员、周边镇村干部及群众旁听,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沙市法院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同心‘护苗’ 法润‘她’心”活动,共同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帮扶,撑起妇女儿童权益“法治晴空”。

聚民智,“代表+法院”开辟纠纷化解新路径。坚持因案制宜、因地施策,凸显“代表说理+法官释法”叠加效应。推动“人大代表家站+共享法庭”建设全覆盖,联动人大代表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40件,“拔苗咬手案”被湖北高院推介。在刘家场法庭挂牌成立“全国人大代表吉明东工作室”,搭建当地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司法调解、监督司法工作前沿阵地,提升司法服务的精准度与实效性。荆州区法院邀请各级代表委员参加涉诉信访听证20人次,共同把脉问诊,有力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松滋法院组织代表委员参与深入推进“无讼乡镇”创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末梢,卸甲坪乡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1%,万人成讼率0.02%。监利法院主动联系人大代表,设立“省人大代表顾想平工作室”和“法官联络人大代表工作室”,调处矛盾纠纷27件,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全过程。

下一步,荆州法院将继续秉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帮助、监督就是指导”理念,持续用心用情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真诚回应代表关心、人民关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文章出处: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