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引父子反目成仇 法官调解化纷争
矛盾调解现场
“咱家马上要拆迁了!”两年前,家住松滋临港的小李向妻子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两人兴奋不已,不禁畅想起了美好未来的蓝图……然而,一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人却泼了一盆冷水,这个人便是小李的父亲。
案情简介
2011年,小李夫妇将爷爷修建的老宅拆除并新建房屋,2022年,因该房屋被征收,获得补偿款50余万元。其父亲老李认为小李是拆除老宅建新房,自己理应分得部分补偿款。小李则认为老宅是爷爷所建,小李夫妇是在老宅年久失修后出钱重建,补偿款与老李无关。
俗话说“父慈子孝兄弟亲,家庭和睦万事兴”,父子怎会真有隔夜仇,小李想不通,好好的一件事,落得两年没个结果,父子俩的关系也闹僵了。村委会在多次调解中也无奈感叹:“父子就是父子,这么犟的脾气简直一模一样。”
调解未果之下,老李遂将与小李签订拆迁协议的村委会诉至松滋法院,要求村委会给付其补偿款项。
法官调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为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是小李与村委会所签,老李起诉村委会主体不适格。如果仅从起诉主体不适格来驳回起诉,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化解父子积怨。承办法官决定协助村委会将该纠纷从根本上解决,尽力疏导劝解,修复父子感情。
通过“背靠背”和“面对面”的调解方式,承办法官从矛盾当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便是这50万拆迁款的分配问题。承办法官围绕法与德、利与义、情与理深刻剖析,逐渐消除双方当事人心中的芥蒂,找到彼此利益的平衡点。
双方由最初的情绪激动对立、互相指责到心平气和。经过积极沟通,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小李同意给付父亲老李拆迁补偿款25万元,案件顺利解决。
法官说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在审理家庭矛盾纠纷时,除了要释法明理,帮助当事人解开“法结”,更需入情入理,促进当事人解开“心结”。本案的当事人虽然是父子关系,但矛盾已积压两年多,要化解这份家庭恩怨,过程必然不易,但经过多次调解,最终长达两年多的矛盾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父子握手言和,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对于法官来说,司法为民就是一次次踏入田间地头的身影,一次次废寝忘食的倾听,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解释,让矛盾纠纷实现真正化解。
下一步,松滋法院将以更接地气、更贴民心的司法服务,妥善化解“三农领域”矛盾纠纷,为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邻和谐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