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导向” 荆州法院司法建议为社会治理“把脉开方”
2023年以来,荆州法院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将司法建议作为法院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服务营商环境,参与基层治理,促进多元解纷,为人民安居、社会和谐贡献智慧。截至目前,荆州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43份,涵盖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生保障、防范重大风险、环境资源保护、法治政府建设等多个领域。
坚持目标导向 锚定服务大局不放松
“感谢法院针对我公司的合同行为提出建议,公司将根据法院司法建议积极研究合同文本,规范经营。”江陵法院的司法建议得到了辖区企业的积极回应。
▲江陵法院法官到企业送达司法建议书
承办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涉诉企业作为县域规模企业,其合同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对该公司所有关联案件对比分析,并到企业实地走访,了解到企业近年来在增加商混业务后,因合同形式和内容过于简单,在工程项目上引发大量经济纠纷,遂为该企业量身打造了“法治体检”项目,这是地方法院服务辖区企业发展的又一生动写照。
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一体落实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促进协同解决商品房预售、建设工程领域的制度空白和监管缝隙,以及近年来我国信用卡纠纷案件迅猛增长的问题。荆州中院迅速将文件精神向市委汇报,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关于成立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细化落实举措。
“近三年来,沙市区法院受理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类案件呈现逐年显著增长的趋势。每一个具体案件的背后,都有着讨薪难的农民工、收房难的消费者、结款难的建筑行业企业的身影。”沙市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茜介绍。为此,该院针对建设工程领域“违法分包、转包、肢解分包和借用资质承揽工程”“建设工程合同订立不规范”“恶意保全、滥用管辖异议、拖延诉讼时间”等诸多问题,向区住建局发出司法建议并抄送市住建局,该建议得到了市住建局的高度重视并回函。这既是回应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也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的有力举措。
▲沙市区法院法官到被建议单位送达司法建议书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二号司法建议”,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从源头上减少信用卡及信用类消费贷款诉讼。荆州两级法院迅速行动,通过座谈、建议的方式着力解决银行机构存在发卡管理不严,运营管理疏漏,催收流于形式等现象。
▲荆州中院联合金调中心召开金融保险类案件交流座谈会
为此,沙市区法院和荆州区法院分别向辖区涉及上述问题较多的银行发出司法建议,从严格信用卡发卡管理、充分履行释明义务、严格审查送达地址、规范运营管理、及时规范催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得到了银行的采纳和积极回应。
坚持问题导向 做实靶向施策开良方
荆州法院为了更好的强化司法建议的治理效能,聚焦矛盾多发高发案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个案建议针对性、类案建议代表性、综合建议系统性,确保取得实效。
小张一家人多年前购买了热水器和增压泵安装在浴室内,因该增压泵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致使小张的家人在洗澡时触电,失去了生命,小张将增压泵的厂家负责人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石首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该市农村家庭普遍装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还是三无产品,而大多数购买者对其所使用增压泵的产品质量及性能并不清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解决案件是“治标”,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才能“治本”。经审委会讨论,该院向石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抓好抓实个案司法建议的同时,荆州法院更加注重深挖类案、社会治理中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分析原因,精准施策,靶向治疗。
2023年3月7日,荆州中院审理了监利某物业公司起诉一批业主系列案件,在实地走访中发现该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十分尖锐。为何物业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
▲荆州中院法官调查调解物业纠纷案件
荆州中院组成物业纠纷课题调研组,奔赴全市八个县市区法院,通过摸数据,与一线法官座谈等方式,对全市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大盘点,深挖问题的根源。荆州中院向对物业服务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司法建议,从加强物业公司行业管理、完善物业服务投诉平台、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运用相关行政处罚措施、加大物业服务知识宣传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一年来,我市物业纠纷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56%。
坚持效果导向 狠抓协同共治促落实
荆州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发送后的跟踪问效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建议落实落地,确保取得实效。明确归口管理司法建议制发工作,由专门部门统一编制发文,对回函进行统一备案,建立联络员制度,创新项目式管理,开展培训指导,完善考评机制,持续增强该工作的系统性,确保司法建议真正落地见效。
监利法院紧盯房地产领域老百姓办证难的“顽疾”,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家税务总局监利税务局发出司法建议,扎实推进“证缴分离”“票税分离”改革,将税费征缴与群众办证分开,健全信息共享、工作衔接机制,加大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切实保障老百姓的购房权益。
通过多次沟通,三个单位均反馈了落实情况:住建部门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已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了共用一张楼盘表、共享楼盘状态的功能;实现了对新建商品房合同即签即备,有效避免了“一房二卖”等风险;建立了“即签即备即预告”登记联动新模式,健全了房屋预售与预告登记衔接机制。目前,该市已不需要购房者提供购房发票,直接受理契税纳税申报。
2023年以来,荆州区法院通过搭平台、激活力、抓落实,不断凝聚府院联动内生合力。创新预防引导、纠错整改、裁判补充、调研综合等4类司法建议,建立健全常态发送司法建议、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司法建议全覆盖、府院联动、工作督办、跟踪回访、工作考评、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信息数据共享等8项工作机制,确保司法建议落地有声。
▲荆州区法院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
荆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法院司法建议指出的问题,及时修订制度规定11项,切实发挥了以司法建议推动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功能。2023年以来,荆州区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同比上升100%,实质性化解征地拆迁、“三农”领域等行政争议24件,行政诉讼上诉率同比下降60%。
下一步,荆州法院将继续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全流程做好司法建议的研判、制发和跟踪,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推动解决某一领域的社会治理难题。同时,进一步拓展司法建议工作成效,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共治平台,提升工作质效,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