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作者: 纪检监察处 刘凤    发布时间:2014-04-16  访问次数:11862

   

面对这三问,我的第一反应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也许这三问的灵感来源于高更的三问,但回答起来不会像高更的三问让人容易产生虚无感和茫然感。这三问,给定了一个背景——群众路线大教育,答案基本上是明确的,只是求证的过程会因个人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谈一点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

(一)我是谁?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劳动人民家庭的女儿。小时候的我生活在长江边一条偏远却又热闹的小街。沿江两岸,来来往往的都是最纯真最朴实的老百姓。他们衣着相似,想法近同,尽人事知天命,贫穷却又乐观。只是后来,大家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所以,我很认同一个观点:上溯一代、两代,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下人。我们都是从贫瘠但是广袤的土地上走出来的。我们血液里流淌的是一样贫穷的血,没有谁特别高贵,也没有谁特别卑贱。

也许现在,因为奋斗或者机缘,有的人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但是生命无常,谁又能保证那些永远属于你?人为的、自然的,随便一个灾难都可以将你打回原型。真正属于你的,就是老天赐予的和大家相同的身体。在老天爷面前,没有谁值得骄傲。可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思考这个问题,似乎拥有就等于永恒。

近期在网上看到两张照片,一张是桂林爆炸案现场图片,一张是波士顿爆炸案现场图片。桂林的这张,现场一片凄凉,几个受伤的人瘫坐在地上,惊魂未定。一个女人背对着镜头,身上被炸得只剩下内衣,而不远处好几个男人站在那里,背着手看着,没有谁过去,哪怕只是替她披上一件衣裳;而波士顿的那张,整个画面紧张而又忧伤,画面上满是忙着施救的路人,那些路人脸上的焦虑甚至超过了伤者。

看到这样的图片,心被深深地刺痛,为我们的麻木和看客心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冷漠?习惯了不近人情?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灾难、苦难面前,我们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痛、会哭、会流血,会害怕,会祈求帮助,没有谁敌得过生命的脆弱,没有谁突破得了作为人的局限。我们都需要搀扶,都需要社会、需要大家共同的关爱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人的无助、困惑、焦虑甚至无理,我们陌生,不代表它就不合理;我们没有经历,不代表我们永远不会经历。所以,对他人的困境,我们要有一颗同理心,要会去理解,去同情,甚至施以援手。漠视是不应该的。

具体到工作上,每一个当事人,都是遭遇困境的人。我们要善待他们,当他们是另一个境遇中的自己,用我们熟稔的法律知识去为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路;也用我们的大度、耐心与善良传递温暖给他们。正常的人没有谁愿意让自己处于麻烦之中。无理、纠缠,事出必有原因。不要讨厌他们,厌恶他们,要谅解要同情,不管原因是什么,都要调动我们的所学所感所悟去引导去化解,也许,这会加大我们工作的难度,但是从社会责任来说,是应该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让温暖从我这里起航”的意识和行动,那么,整个社会一定会好很多。

(二)为了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认为先要弄清楚我能为谁。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能与世界相切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圈子。这个圈子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其他的太遥远,够不着,也用不着我们去够。

作家沈从文有句名言:“一个人活到世界上,就是做事来的。不能做大事,就做点小事。不能打天下,就帮着治天下。不能治天下,就尽一个人活着的责任。”是的,尽我们活着的责任。子女、丈夫、妻子、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邻居、路人、法官……生活赐予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我们就要做好什么。有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演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也无法修正,演成什么就是什么。我想,没有谁希望自己是剧中一个让人痛恨的家伙。那么,我们就该珍惜。珍惜每一次出场的机会,珍惜每一个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他们的相遇都是老天的赐予,是冥冥之中的一个约定。没有谁是因为偶然进入到我们的生命。所有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是我们人生的剧情,都代表着一些经历一些事。他们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能为社会做的也只能通过他们去体现。

那么,我们能为谁呢?就是所有能和我们有交集的,在我们生命中出场的那些人。我们的父母、孩子、伴侣、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邻居、当事人,等等……善待他们,让他们在与我们的相处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就是我们人生的所有意义。

具体到工作上,就是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做。艺术品之所以让大家喜欢,是因为它们倾注了作者所有的情感,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作者的用心和耐心。工作中,我们也要从最细微处入手,时时处处展现出我们的细心、耐心、诚心和用心。比如,一次规范的接访;一个完美的庭审;一份毫无差错的裁判文书;一身干净得体的装束;一张始终带着诚意的笑脸……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以展现我们对工作的尊重、对法律的尊重、对当事人的尊重。

对待父母、对待亲人、对待同事和朋友也应如此。从细小的地方去关心关注他们。人只有一生,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做好自己,不要让生命充满太多的遗憾。

(三)依靠谁?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一直觉得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并不是我不相信谁,而是我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有心无力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不过,当这个问题被限定在一定的背景下,答案已经很明确,而我只要循着答案去求证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自己思维的狭隘。或许答案不错,但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

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我们永远都不只是一个人。就好像一棵树,生长的确是它自己的事。但是如果没有了土地,没有了阳光,没有了空气和水,它能继续生长吗?马克思曾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生产关系、生活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好多生活的元素被我们忽略掉了,似乎一切成绩都是自己孤身奋斗的结果。果真如此吗?试想,如果没有家庭作为后盾,你能无所顾忌地选择一次次地出发?没有多年学识的铺垫,你敢推倒一切选择重来?没有心灵深处始终如一的坚守,你有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任何事物都是有源头的。这个源头就是我们的起点和依靠。

具体到工作上,法律是我们的源头,当事人也是我们的源头。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它们“在养活着我们”。那我们该怎样“看着办”?

我的理解首先就是不断地学习。法院最重要的功能永远是“确定规则”、 “解决纠纷”,而要实现好这一功能,就必需回到法律。法学理论功底和法学素养,是我们从业的基础和依靠,这一点永远都不能忘,也不该忘。

其次就是要正确面对批评,尤其是来自于当事人的批评,哪怕是指责谩骂,都要虚心听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法官好不好,作风正不正,当事人才最有发言权。也许该指责谩骂的不是你,但是我们该不该对当事人的情绪予以同情的理解?该不该像谢本红在《面对当事人质疑的杂想》一文中那样的去沉思去反省?换一个思维去看,质疑、批评、甚至骂声有时是一种监督,它反映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与缺陷;有时也透着一种民生。当质疑、批评、骂声传来,往往是当事人的需求出了问题,我们相应工作可能没有做到位。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批评中寻找教训,在批评中增长智慧,也在批评中明白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去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