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 握紧法槌,是一生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4-04-09  访问次数:2749


4月9日,湖北日报刊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杜坚松——握紧法槌,是一生的坚守》一文。

微信图片_20240409152843.jpg

“你所说的事项法院会继续查证,有新进展就会第一时间通知,请放心。”

3月18日下午,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杜坚松接到当事人电话,立刻来到诉讼服务大厅接待,双方沟通半小时有余。

这是一起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本已审理终结,但当事人对生效判决不服,希望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在杜坚松办公室,关于这起案件的资料堆满了半个柜子。自他接手以来,便常常埋首其中,抽丝剥茧梳理案情。

56岁的杜坚松,看起来沉稳、踏实,说起案件来,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

谁也不会想到,4年前,他已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靠着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拼劲,他接受治疗后主动要求回到工作岗位上,坚守至今。

“我是一个普通人,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我还能审案,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杜坚松说。

从“小白”书记员到资深审判员

微信图片_20240409153337.jpg

17岁,是杜坚松进入法院系统工作的年纪。

1985年,他通过招干考试进入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后来被派到基层法院担任书记员。

专业知识不够,经验更是不足,“小白”杜坚松坚信勤能补拙。那时候,书记员都是用纸笔记录庭审过程,他每天跟着法官,不是在开庭,就是在走村串户调解矛盾纠纷。如何调查、如何质证、如何调解,字字句句他都仔仔细细记下来,用心揣摩,化作自己的知识储备。

“有一次,法官带着我冒雨去村里调解,路不好走,我们步行5公里多,鞋陷进泥巴里差点拔不出来。”杜坚松回忆,好在后来顺利帮助两户村民化解了矛盾,看到双方握手言和,他顿时觉得一路辛苦都值了。

在基层法庭,家长里短的矛盾是杜坚松接触最多的案件。“他是我们同一批进法院年龄最小的一个,特别爱钻研,无论是办公桌旁、食堂里,还是在回家路上,他经常聊着聊着就开始探讨案件了。”和他同年进入法院的同事陈鹏说,当年,大家一年几乎有200天都在外奔波办案。

日复一日的熏陶浸染中,杜坚松对法官这份职业愈发热爱。通过参加在职教育学习,他先后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本科文凭,一路从书记员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

2000年,杜坚松的工作岗位从民二庭调整到民四庭,大量知识产权案件摆在他面前。

知识产权涉及面广,还经常有新的侵权方式出现。为做好审判工作,杜坚松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研究,绝不能只凭似懂非懂的印象就作出判断。

在一起软件著作权案件中,原告诉称,被告在经营公司网站过程中,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原告研究开发的某款软件,侵犯了原告享有的软件著作权,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该案涉及计算机软件相关知识,包括网站建立和维护、服务器使用、软件版权登记等,面对这些原本不太了解的知识,杜坚松一边查阅资料学习,一边找负责网络技术的同事请教,理论与实践结合反复论证,最终认定被告确实有侵权行为,双方当事人均表示认可。

“法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杜坚松说。

秉持这样的理念,审理不同的案件,他就会钻研不同的领域——

商标类案件,他全面了解品牌故事,对品牌价值、权利范围等作出精准认定;不正当竞争纠纷时,他悉心研究新业态新模式,为公平竞争秩序指引规范。

这份认真终有回报,他所承办的案件调撤率达43%,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带好徒弟,办好案子

微信图片_20240409153353.jpg

▲杜坚松和徒弟黄芳一起研讨案件裁判思路

肯用心、肯钻研,有恒心、有韧性,这是众多同事对杜坚松的印象,也是他给身边人持续带来的积极影响。

荆州中院青年法官范昌文曾与杜坚松共事多年,在他心中,杜坚松是师父,更是榜样。

“2008年,法院推进审判数字化工作,我们制作裁判文书从手写变成敲键盘。”范昌文说,那时杜坚松用电脑不熟练,打字时像极了“二指禅”。

虽然打字慢,但他坚持自己来,从不假手他人。范昌文至今记得,杜坚松告诉他,判决书是法官法律思想的体现,如果让法官助理去写,就失去了判决书的灵魂。

范昌文还记得,杜坚松从来不收当事人的锦旗。有好几次,当事人打电话要送锦旗来,他都在电话中婉言谢绝。

“他说,我们办案子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一份责任。把案子办对、办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句话深深影响着我。”范昌文说。

2012年,大家在审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发现,许多假冒产品做得非常逼真,从外观到材质,甚至防伪标识都几乎和正品一模一样,审判工作面临很大挑战。

“有的假冒产品送去鉴定,结果成分都和正品分毫不差。怎样区分正品和假冒品,是当时颇为棘手的问题。”范昌文说。

还是杜坚松想出了主意。

他提出,将涉嫌侵权的产品与正品放在一起进行比对,请正品生产方陈述产品特点,由法庭识别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些生产商独有的细节,只有自己知道。”范昌文介绍,在“六神”花露水被仿冒一案中,法庭发现,正品透明塑料瓶盖的中心点有针孔,底部有三道平行螺纹,涉嫌侵权的产品则无此特征;正品喷嘴的喷头部分有凹凸感,且深浅适中,涉嫌侵权的产品凹凸感则不明显。

据此,真假不辩自明。

后来,这一比对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同类案件中,审理难度大大降低。

“怎么做一个好法官,怎么审好案子,师父真的教会我很多。”范昌文说:“我也要像师父一样,坚守法治信仰,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初心。”

一生坚守审判席

微信图片_20240409153319.jpg

对杜坚松而言,坐在审判席上手握法槌的法官,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更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既然选择了这个身份,就要持之以恒坚守下去。

坚守,不只是一句承诺,更是行动。

2020年,杜坚松参加新冠肺炎疫情值守时突感不适,送医后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手术后,他在一年时间内接受了9次化疗。

治疗期间,他仍然心心念念着手头的案子。每次同事前去看望,他都要和他们沟通案件情况。

2021年上半年,身体状况趋于稳定,杜坚松主动要求回来工作。老同事劝他“别太拼”,他说:“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办案都成了习惯。”

2022年,荆州中院党组将杜坚松调整到办案压力相对较小的立案二庭任副庭长,主要负责审理需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再审案件。

在一起工伤待遇纠纷案中,一名职工因工伤截肢,但其配置的假肢超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核定标准,起诉要求原用人单位承担此费用。一审、二审法院作出支持的民事裁决,企业不服,请求再审。

对用人单位来说,在已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形下,职工配置假肢超标部分应由本人承担,判决由用人单位承担此责任,法律依据不足。

但对职工来说,符合标准的假肢不能完全满足屈膝行走的实际需求,不得不选择其他款式假肢。该假肢一次装配就超出核定标准费用达2万元,此后还需多次更换,负担太重。

法与情交织,杜坚松认为,只有调解让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才能结案。

从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到担当社会责任,他两头做工作,一点点拉近双方情感距离、减少分歧。最终,企业同意一次性向工伤职工给予10万元假肢更换补偿费,长达4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在立案二庭工作以来,杜坚松面对的都是已经过一审、二审程序,当事人积怨较深、矛盾尖锐的案件。他深知,这更需要法官运用法理知识和审判经验,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现在,我办的案子已经少很多了,更应该让经手的每一个案子都经得起检验。”杜坚松说,再审程序关系群众期盼,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差错。

时至今日,疾病带来的疼痛仍然伴随着他。结肠上长了息肉,要手术切除;免疫力下降,要频繁看皮肤科……

但这一切,在他拿起卷宗时,在他与当事人面对面时,在他走上审判席时,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难受了。


文章出处: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