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中院举办以“跟着省委书记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7-10  访问次数:69

_MG_8817.jpg

为深度融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学习研读省委书记王忠林在今年全民读书月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的四本好书,进一步建设“书香法院”,7月9日下午,荆州中院青委会举办了“跟着省委书记读好书”主题读书分享会。党组书记、院长贾亚胜出席活动,与青年干警一起共话阅读。

6名青年干警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读书心得。

_MG_8850.jpg

法警支队:李锋分享《为祖国深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黄旭华院士为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矢志攻坚的人生,深深震撼着我,也让身为法警的我,对“使命”与“坚守”有了全新的思考。

我们法警的工作,也常与“隐功”相伴。守护庭审秩序时,我们是法庭里的“隐形卫士”;押解途中,是默默保障安全的“幕后力量”。黄旭华的“隐”让我明白,真正的使命担当,无关姓名是否显赫,只看是否把职责当成毕生奔赴的山海。当我们在安检岗位坚守标准,在值庭时紧盯细节,这份“隐于平凡”的坚持,实则也是对法治信仰的无声宣誓。

民一庭:张剑分享《为祖国深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在核潜艇研制的过程中,黄旭华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从未动摇过。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要坚守法治初心,将初心视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民一庭主要负责建工类和婚姻家庭类案件,在庭里,我勤恳踏实,笃学善思,从接收案件卷宗、辅助办案等基础事务做起,迅速熟悉庭内审判辅助业务。在法院干警的成长道路上,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努力奋斗,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政治部:程格格分享《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尤其关注AI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本书特别强调,AI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如何赋能传统行业。《AI改变世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社会治理的新工具。在司法领域,AI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幅提升审判效率、优化诉讼服务、增强司法透明度。但同时,我们也要坚守“科技向善”的底线,确保AI的发展始终服务于公平正义。

作为法律人,我们既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也要保持理性思考,让AI真正成为司法现代化的助推器,而不是盲目跟风的“噱头”。

立案二庭:熊姣分享《楚脉千秋》

深谙“大象无形”的楚文化智慧,使我学会在信访接待中构筑“情绪缓冲带”。每当复查重大申诉案件至深夜时,总想起云梦睡虎地秦简中那些一丝不苟的律令文书。为查清案件我们一次一次的走访,一次又一次的调查,一遍又一遍的翻找资料,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案情。对正义的坚守,正是楚文化“虽九死其尤未悔”精神在司法领域的生动体现。

站在新时代信访窗口,我们既是楚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法治精神的铸鼎人。两千年前的楚脉精魂,正通过法槌的敲击声,在社会主义法治土壤中萌发新芽。

研究室:谢作熒分享《楚脉千秋》

王忠林书记推荐《楚脉千秋》这本书,其深意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荆楚大地的璀璨文化与悠久历史,更在于教会我们如何从楚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书中“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这一章让我很受触动,我从中感受到了“坚韧、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

作为法院青年干警,我们当以楚人的坚韧为犁,深耕法治沃野,以楚人的担当为盾,挺立干事创业的“C位”,更要以楚人“敢为人先”的锐气为帆,勇立时代潮头,让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在我们这一代年轻干警的奋斗中赓续传承,在新时代荆州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持续焕发光彩!

民三庭:宋江蓉分享《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作为法律工作者,每一项工作和任务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感受。在司法工作中,作风建设需要贯穿始终,我们需将优良作风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作风建设不是抽象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证据核对、每一份文书校对、每一场庭审准备的细节中。在审查证据时多思考一下“纠纷背后的成因是什么”,在撰写文书时多思考“如何通过裁判引导诚信交易”,正是书中“求真务实、担当作为”要求的生动实践。

_MG_8811.jpg

政治部副主任蓝重金,立案二庭庭长杨燕,民一庭庭长李抗就干警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点评交流。

党组书记、院长贾亚胜围绕“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成长、读书是最持久的竞争力” 这 “读书三论”,为干警精准点出阅读与司法工作、个人成长的深层关联,强调读书的终极意义,是让书中的真理成为我们司法实践的“指南针”,让优良作风成为我们法官队伍的“标配”。贾院长还提出,年轻干警要坚持在思想的碰撞中筑牢法治初心,在知识的浸润中提升司法担当,把书本中的智慧转化为司法实践的动能。

文章出处: 新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