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共治“新枫景”
——全市“最美护安法庭”、石首市人民法院高基庙法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22  访问次数:13414


近日,石首市人民法院高基庙法庭发出荆州首份《探望权履行承诺书》,既保证了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对孩子的“探望权”,也有力化解了离婚夫妻因探望孩子而发生进一步冲突的可能。这是该法庭积极探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径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基庙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多元共治,绘就“新枫景”,在春风化雨中让“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庭所共建”促共治

高基庙法庭干警带着社区矫正基地收获的蔬菜、瓜果走访慰问困难群众.jpg

▲高基庙法庭干警带着社区矫正基地收获的蔬菜、瓜果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寒冬的早晨,高基庙法庭后院菜地,一个年轻人无惧寒冷,正干得火热。“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让我深刻懂得了自食其力。”他是一名尚处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的社矫人员,如今,开起了包子铺,工作勤恳。

这块小小的菜地,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灵加油站”。今年3月,高基庙法庭联合高基庙司法所成立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辖区社矫人员定期到基地参加公益活动,将种植收获的果蔬送给养老院、贫困户。“一方面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接受教训,防范再次犯罪;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实自我,更好融入社会。”法庭负责人说,目前,已组织社矫人员开展公益劳动76人次。

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高基庙法庭坚持把“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调解组织”等联动协作共建,作为多元共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密码”,信息资源互通,职能优势互补,努力实现“1+1>2”的治理效能。

以调促和护民安

在高基庙法庭,婚姻家庭案件达到六成以上。法庭负责人说,防范婚姻家庭矛盾发生进一步冲突,调解是“金钥匙”。

今年春天,一位残疾女性来到高基庙法庭起诉离婚,请求儿女由自己抚养。“哪个敢把孩子给她,我就……”法官联系男方,却听到愤怒的回答。

由此,法官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背靠背”调解。对女方,一遍遍劝解:“男方已是孤儿,如果孩子都离开,他更没有念想了”。对男方,暖心疏导情绪,为他分析年幼孩子成长的现实需要,终于解开心结:“法官,我信你。”

两个星期后,高基庙法庭依法判决两人离婚,女儿由女方抚养,儿子由男方抚养。在法官的引导下,女方作出代为照顾儿子的承诺。目前,一双儿女仍跟随妈妈生活,在外打工的爸爸经常电话、视频探望孩子。

判决背后,正是调解疏解了情绪、解开了心结,为矛盾“降温”。

12月11日,高基庙法庭在审理另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时,向监护人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引导监护人充分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关爱与陪伴。

近年来,高基庙法庭始终坚持以调促和,切实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诉前调解“过滤为先”,研判当事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到所在村居摸清情况,联合村支书、老党员等“明白人”展开调解;诉中调解“解心结为重”,耐心讲清案件背后的情理与法理,努力做到“事心双解、胜败皆服”。今年以来,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05件,调撤率63%,服判息诉率96.51%。

法治“滴灌”润民心

“去年的货款还没有收到,法院可以帮我要回来吗?”“之前的合同约定不清楚,吃了大亏,怎么约定才有保障?”……今年3月,赶在葡萄上市前,高基庙法庭将普法“送”到葡萄架下,为马家垸村的葡萄种植户们答疑解难。

法官详细讲解售卖、用工等方面法律知识和注意事项,“扫清”种植户们法律知识盲区。同时,针对一些养殖户提出的矛盾纠纷,现场收受材料,引导大家依法维权。

这是高基庙法庭将法治疏导力渗透至社会治理“根部”,源头防范矛盾纠纷发生的措施之一。

高基庙法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jpg

▲高基庙法庭干警带着社区矫正基地收获的蔬菜、瓜果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今年以来,高基庙法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和司法便民服务:联合司法所、人社所等部门,持续开展“送法下乡”“法治进校园”系列普法活动,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广泛宣传普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规则意识;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上门问需献策,筑牢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防火墙”;分类梳理涉企生产经营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定期为企业进行风险防范预警,推动大部分涉企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治“旋律”回荡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浸润群众心间,让大家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


文章出处: 石首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