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优秀法官刘杨萍学习,荆州法院干警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9-16  访问次数:1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荆州两级法院掀起学习刘杨萍法官先进事迹热潮。

刘杨萍是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审判业务专家。2023年12月,她在参加工作会议返回法院途中被一名酒驾司机撞成重伤,至今仍在恢复中。刘杨萍同志扎根基层司法审判一线30余年,以赤胆忠诚之心践行初心使命,用干净担当守护司法公正。

全市法院干警被其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激励。在此选取部分干警代表的学习心得,一起听听他们的感悟与体会。


荆州中院民一庭法官助理 刘夏:

在刘杨萍同志的事迹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她“因公负伤仍与伤病抗争”的坚韧。当伤病成为工作的阻碍,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以超乎常人的强大毅力与伤病顽强抗争,努力康复。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工作日常中面对的案件复杂、卷宗较多、程序琐碎、沟通难题等问题,与她所承受的痛苦相比,何其轻微。她的坚韧告诉我们:真正的热爱,是在困境中依然选择向前。今后,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与挑战,我会时常想起她与伤病抗争的身影,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更让我敬佩的是她对少年司法审判事业的创新探索与人文关怀。“温情审判、尽情帮教”的八字宗旨,道出了她对少年审判工作的深层思考——司法不仅要惩治犯罪,更要修复心灵;不仅要明辨是非,更要守护未来。少年审判面对的是特殊群体,他们的人生或许因一时失足而偏离轨道,但更需要司法的温度指引他们回归正途。作为民一庭法官助理,审理的抚养费、离婚案件中有些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在审理这些案件时,要学习她的共情之心,与当事人沟通时多一份耐心,在梳理案情时多关注背后的成长困境,在涉及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多一份主动,让司法的温暖通过每一个细节传递给需要关怀的心灵。


荆州中院法警支队法警 杜德林:

向刘杨萍法官学习,践行她对司法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刘杨萍法官在司法审判一线奋斗了30余年,始终坚守“公平正义永在我心”的信念,这种对职业的热爱和忠诚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动力。她的经历让我明白,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不断追求卓越。作为法院法警,就是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党性和政治觉悟。“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岗位,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坚持为法院审判执行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向刘杨萍法官学习,践行她对本职工作的创新与担当。刘杨萍法官对案件严谨细致,尤其在审理复杂案件时,通过反复研究案卷和创新庭审方式,确保每一个判决都经得起检验。她对年轻干警的指导也体现了对专业的执着追求。这让我认识到,专业素养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作为法警教官,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干字当头”的精气神,钻研警务理论知识,创新警务训练方法,不断提高单警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沙市区法院民一庭法官 王海芹:

政治忠诚始终是刘杨萍同志法治信仰的根基。她以行动印证着“审判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本质属性。在审理某跨境金融犯罪案件时,面对错综复杂的资金链条与涉外法律冲突,她连续三个月埋首卷宗,精准适用《反洗钱法》第26条关于“特别没收”的规定,依法追缴境外非法资产3.2亿元。这份判决不仅维护了国家金融安全,更彰显了司法服务大局的政治担当。在她的学习笔记扉页上,“法治为了人民”“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等墨迹已微微晕染,这些反复出现的论述揭示了审判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路线的深层逻辑。这让我警醒:法官手中的法槌从来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传递党的执政理念的媒介——我们必须将“两个维护”融入每一起案件的裁判血脉,让司法权在政治引领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为民情怀是她司法实践最温暖的底色。在偏远的云岭山区,她将国徽悬挂在村头老槐树上开展巡回审判,五年间行程八万公里,“午间法庭”“移动审判车”成为群众口耳相传的司法符号。她在相邻权纠纷现场:烈日下攀上危墙进行三维立体勘验,又请来九旬族老共同调解。当双方在族谱前握手言和时,那份92%的调撤率背后是修复社会关系的赤诚。她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更显司法温度。为追回农民工血汗钱,她创制“绿色通道”,四十八小时内完成财产保全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位聋哑当事人至今珍藏着她手绘的诉讼流程图,七种颜色标注不同程序节点——这让我彻悟“如我在诉”的真谛:法官不仅要实现纸面公正,更需将法条背后的民生温度传递到每个颤抖的手中。


荆州区法院城南法庭法官助理 梅雪莲:

“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庭审、每一份裁判文书的具体实践。“勇于担当、创新实干”的敬业精神,启示我克服畏难情绪,主动迎接挑战。刘法官面对疑难案件时不推诿、不退缩,以创新思维破解司法难题。“践行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是其事迹中最动人的篇章。法官手中的法槌,敲响的是公正,更是温暖。这深刻教育我,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服务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则为我的言行立起了标杆。清廉是司法者的生命线,也同样是我必须恪守的底线。我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廉洁纪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江陵县法院政治部干警 朱斌:

刘杨萍法官在住院期间,自言自语说的都是开庭、调解等和法院有关的事。相信无人不会发自内心被刘杨萍法官感动,始于热爱,忠于专业,将工作真正与生命融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年轻干部要做“热锅上的蚂蚁”。唯有以坚决地自我斗争精神“绝不言败”,以严谨、专业和温情的精神持之以恒,如水滴石穿,如绳锯木断,如万里长江永远奔腾不息,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做细,这就是主角的故事。

当我们同样走过三十年,最后一次坐在威严的审判席上,“咚”的一声,法槌敲响,回望一路走来的过往,在自己一路辛勤耕耘的岗位上,从少年到白发苍苍,会不会,也觉得,这忠诚为党为民的一路,是作为主角诠释的名为“平凡”的荡气回肠。


松滋市法院综合办公室干警 何晓倩:

刘杨萍法官对待司法工作的严谨态度,是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她曾面对十多万字的卷宗,逐页梳理证据、反复推敲细节,甚至创新庭审模式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只为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法院工作无“小事”,事事都需要秉持这份“较真”精神,杜绝敷衍了事,以细致筑牢工作的每一道防线。

她身上的“温度”,更让我读懂了司法的本质。她会为受伤当事人写下鼓励的诗句,会为失足少年奔走,帮他们封存犯罪记录、重拾人生希望。这让我明白,司法不仅是冰冷的法条适用,更要带着对群众的共情,用真诚与耐心传递法治温暖。即便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协作、对接群众需求时,也要多一份同理心,让每一次沟通、每一次服务都充满温度。

作为年轻干警,我会以她为标杆,在岗位上踏实履职、坚守底线、传递温暖。


公安县法院政治部干警 王雨芹:

一位优秀法官的价值,不仅在于审理多少案件,更在于他如何以坚定的信念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用司法的温度温暖人世间无数迷茫的心灵。

刘杨萍同志在少年法庭担任庭长期间,她亲自设计以“家庭课堂”为主题的绿色墙面,让犯错的孩子看见希望的颜色;她提出“圆桌审判”理念,让300多名失足少年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重拾信心、重返正轨。她用三十余年的司法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使命与担当。她不仅是明察秋毫的裁判者,更是春风化雨的引路人;不仅恪守法律的庄严,更点亮人性的温暖。她的先进事迹就如一盏明灯,为我初启的职业生涯照亮了前路。

作为一名法院新人,我将以刘杨萍同志为榜样,把对党忠诚刻印在心,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把实干担当扛在肩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步履坚定、砥砺前行。


石首市法院调关法庭法官助理 文世风:

我所在的调关法庭是基层法庭,案件基本上都是乡镇百姓之间的离婚、民间借贷、合同等纠纷,是通俗意义上的小案。有的同志觉得跟乡镇百姓谈政治,有点遥远。其实不然,乡镇百姓接触到的国家公务人员最多的是我们,我们的工作形象可以说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看法。我们与当事人的接触,更应该严格维护公务员的形象。

作为乡镇的派出法庭,出发点就是离当事人更近,有利于当事人诉讼,也有利于我们搞清事情真相。那我们的审执工作就不能满足于纸上工作,对纠纷的发生地,关联场所,对有助于了解案情的案外人就应该多跑,多调查。乡镇百姓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甚至请不了律师,那他们的权利就有可能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发挥如我在诉的精神,才能做好审执工作,让每个当事人感受到法院的公平与正义。


监利市法院政治部干警 徐达能:

刘杨萍同志在法院奋斗30余年,始终保持对审判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她办案细致认真,抽丝剥茧查明案件事实,办理案件“零错案、零信访”;她追求创新,研究推行新庭审模式,打造诉讼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她潜心钻研,将工作经验总结为一篇篇论文和报告,为后辈提供宝贵实践经验;她心怀人民,用善良和柔情,影响感召了一批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她清正廉洁,面对金钱诱惑和人情干扰仍旧坚持公平正义。

刘杨萍同志的事迹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为我们年轻干警树立了标杆,也让我对职业的责任和温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将以刘杨萍同志为榜样,把司法为民宗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对党忠诚,不断磨练自身业务水平,创新工作方法,勇于担当作为。


洪湖市法院政治部干警 卢秋鑫:

刘杨萍同志从基层书记员做起,历经多个岗位,身份的转变从未动摇她“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让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刘杨萍同志除夕夜奔赴一线,带领干警坚守四十多天,展现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使命担当。这份担当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政治部工作中积极作为。

作为法院政治部的一名干警,虽未直接参与案件审判,却肩负着队伍建设,思想引领的重要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刘杨萍同志为标杆,把“忠诚、创新、担当、廉洁”的要求融入到政治部各项工作中。向前看齐,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政治部的各项工作,为法院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法院事业筑牢根基。












文章出处: 荆州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