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搞定执行款 企业吃下“定心丸”
——王法官,麻烦你把铁锹递我一下,我把这一堆归置归置。
——来来来,老秦,搭把手,咱把这一袋先搬出去。
……
又是铁锹又是编织带的,你能猜到沙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这两位干警是在干嘛吗?
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荆州区某生物公司(本案被执行人)长期租赁沙市区某包装公司(本案申请执行人)的仓库用于存放生产所需原材料。但2019年后,随着生物公司停产,本应付给包装公司的仓库租赁费也就渐渐没了下文。几年来,双方就租金问题进行了几轮沟通但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包装公司便一纸诉状把生物公司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后,如何将款项执行到位,又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为啥呢?
今年3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未发现任何财产线索,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该公司确已停止生产经营,最后通过多方调查,才找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面谈得知,该公司有部分生产原料被包装公司扣押,如果能卖掉这部分生产原料,就能付给租金。但包装公司对这个提议心存疑虑,担心生物公司拿走原料后仍然拒付租金。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有了,但在漫长的扯皮、拉锯中双方之间的信任已经完全破裂,使得方案执行起来异常困难。
法官只能继续寻找突破口。
走访中,执行法官得知,被扣押的原材料为氯化铵,是生产化肥的原料之一,对于保管环境有较为苛刻的要求,保管不当就会变质,不宜长期保存。
“有办法了!”随即,法官找到包装公司负责人耐心说理:“作为租赁合同服务提供方,收取租金是理所应当,但这批货物性质比较特殊,万一保管不当造成损失也会导致赔偿。本来有理的事儿到时候也变得不占理了。”
通过一番事理、情理、法理上的沟通,包装公司同意将扣押原料交由生物公司处理。
同时,为了消解包装公司的疑虑,法官决定对生物公司整个处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对清点货物、出卖价格、货物交接、卖货款支付等重点环节进行面对面督导,这才让包装公司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尽早让包装公司拿到执行款,执行干警们可谓是开足了马力——
第一天:清点库存。原料积压在仓库太久,部分编制袋已损坏,必须重新装袋清点,执行干警们在现场与被执行人一起动手,一袋一袋装填、清点、造册,终于摸清了存货数量。生物公司负责人被干警们负责任的态度所打动,真诚表示:“请你们放心,把货物处理后我一定第一时间把执行款交来。”
第二、三、四天:确定买家。找到原料买家后,在法官的现场见证下,被执行人与第三方签订了买卖协议,并将出卖价格及最终价款及时告知了申请执行人。
第五天:达成和解。执行法官再次组织双方协商,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第六天:交货回款。随着一车车货物的运出,第三方买家的首笔货款也打到了申请执行人账户上。申请执行人露出满意的笑容:“法官调解有法,执行有力,谢谢你们维护我们企业的合法权益,你们辛苦了!”。
近年来,沙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涉企案件执行上,始终坚持“走访调查到位、协商沟通到位、应执尽执到位”的“三到位”原则,下一步,沙市区人民法院将以涉营商环境案件为重点,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不断提高执行质效,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全心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