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病痛面前,他初心如磐坚如松……

作者: 张薇    发布时间:2023-07-04  访问次数:17290

“现在时不时后背有些疼,但工作起来就感觉不到了。”杜坚松在写完一起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报告后,缓缓起身使劲捶了捶后背。

2020年,杜坚松被确诊直肠癌。面对病痛的折磨,他仍然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擦亮了共产党员的底色。

640.jpg

今年,是杜坚松进入法院工作的第38个年头。从事审判工作38年,杜坚松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钻研进取的务实精神,审理民商事案件近2000件。因在审判工作中成绩突出,他多次获评全市法院优秀法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光荣称号。

干一行钻一行 他是业务精通的“老师傅”

1985年,17岁的杜坚松通过招干考试进入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这个学习力和行动力都很强的年纪,开启了期待已久的法官梦。

“不是科班出身,也要胜似科班出身”。为过法律专业关,在原江陵县法院纪南法庭下派的2年,他白天随法官们外出办案,处理田间地头的矛盾纠纷;晚上便钻研法律知识,不懂之处第二天立即向前辈同事请教,寻求答案。

90年代初,杜坚松通过参加在职教育学习,先后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本科文凭,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

当时,荆州地区中级法院管辖5市6县11个基层法院,辖区面积大、案件多。杜坚松所在的民事审判庭主要审理家长里短、邻里琐事、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所做的更多工作是调解,推动矛盾化解。“他是我们同一批进法院年龄最小的一个,特别爱钻研,无论是办公桌旁、食堂里,还是在回家路上,他经常聊着聊着就开始探讨案件了”,和他同年进入法院的陈鹏这样描述:“那时我们一年几乎有200天都是在外奔波办案。”

春夏秋冬,一晃就是16年。在多年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交往中,他深刻地感受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也奠定了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思想基础,让他更加坚定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和决心。一件件案件在他手中调解成功,看着当事人权益得到维护后的喜悦,杜坚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2007年6月,杜坚松被任命为民四庭副庭长,成了庭里有口皆碑、颇受年轻干警敬重的“老师傅”。

执着而纯粹,是民四庭法官助理黄芳对“老师傅”杜坚松的评价。“刚进入法院时,我被分配到民四庭当书记员。杜庭长办案经验丰富,又特别好学。他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工作职务要求不高,但对每一件案子都要求极致”。

“杜庭长对电脑操作不很熟练,但为了确保文书不出差错,他都是亲力亲为,用两个手指头逐字逐句敲出来的。”提起杜坚松,民四庭的青年干警都纷纷表示钦佩。

无论职务资历高低,杜坚松把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当做自己的“老师”。直至现在,在工作中遇到疑难的法律问题,他都主动向庭里年轻的同事“请教”。

拓展知识领域 他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守护人

640 (1).jpg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引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创新发展对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荆州中院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类诉讼合一的通知》,确定辖区内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行政一审案件提级审理,与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均由市中院民四庭审理,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确保知识产权执法尺度统一,最大限度地保护权利人利益,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水平。

业务“三合一”要求能力也得“三合一”,而法官这个职业是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面对新的审判领域,身为民四庭副庭长的杜坚松倍感压力,他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在大量学习充实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等文件的同时,迅速掌握行政、刑事审判的各类程序性技能和审判实务知识。

“知识产权案件大多案情复杂,专业性极强,但是,不管案子有多难,只要在杜庭长手中,我们相信一定能办好。”在法官范昌文眼中,杜坚松特别爱钻研法律条文,每一个判项都得查出明确的法律依据。

2018年11月5日,荆州中院受理张某某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案件分配到杜坚松手中。

张某某为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总工程师。为了窃取化工领域ADMP核心生产技术,2011年,其隐瞒职务,伪造身份学历,改名换姓应聘潜入某公司工作。离职后,张某某返回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窃取的技术生产出相同的产品,并通过市场销售获利,给某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该案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情较为复杂,犯罪事实认定更为关键。杜坚松抽丝剥茧,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反复仔细地审阅案卷材料,多方查询资料,做类案检索,寻找判例,又多次找专业人士请教,熟悉化工行业操作流程、技术等知识,一步步确定张某某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最终,张某某因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今年1月,该案作为典型案例被写入湖北高院工作报告中。

2017年至今,杜坚松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50余件,3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为推动创新创造、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坚守公正初心 他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640 (2).jpg

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终于使他积劳成疾。4年前,杜坚松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结果显示,他最长的一次呼吸暂停持续了104秒。为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每次睡觉前,杜坚松都要戴上“面具”,借助呼吸机的外力才能入眠。

祸不单行。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杜坚松在卡口日夜值守。3月19日,他开始出现发热等症状,经住院检查,确诊为直肠癌IV期。手术后的半年时间里,他接受了9次化疗。

身体稍有恢复,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他却说:“大家的案子本来就多,我还能干得动,不能再给别的同事增加负担。”

2022年,考虑到杜坚松身体状况,院党组将其调整至办案压力相对较小的立案第二庭任副庭长,主要负责审理需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这类案件都已经过一审、二审程序,当事人积怨较深、矛盾尖锐,通过调解手段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显得尤为重要。

赵某某曾在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杂工工作。2019年9月,在清理产区仓库时,赵某某被铲车撞伤右腿,造成截肢,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因双方就赔偿金额未能达成一致诉至法院。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对法院作出的支持其职工赵某某工伤保险待遇的民事裁判不服,请求再审。

杜坚松对该案进行立案复查时发现,原裁判存在法律适用错误。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裁定对该案件进行再审。

通过仔细核查,杜坚松认为用人单位已为赵某某办理了工伤保险,赵某某超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核定标准配置假肢的费用差额就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而判决由用人单位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法律依据不足。但考虑到赵某某工伤截肢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为其核定的一款假肢确实存在不能完全代偿屈膝行走的腿部功能的问题,而且假肢的配置需要多次更换,如果简单对案件进行改判,可能引发新的信访问题,导致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杜坚松秉持实质性化解信访矛盾的理念,坚持调解优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倾听双方当事人诉求,反复与当事人沟通,通过一次次谈话寻找调解的可能,又一步步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实际履行完毕。该案的圆满化解,既最大限度减轻了案件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信访纠纷实质性化解。

“在这边我办的案子已经少很多了,就更应该让经手的每一个案子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杜坚松说,再审程序关系群众对司法公正最后的期盼,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差错。

文章出处: 新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