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青语】张子涵:洪湖峰口畔,青春奋楫行

作者: 张子涵    发布时间:2025-10-09  访问次数:70


【开栏语】

青春铸法魂,一线写担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生动展现荆州法院青年干警扎根基层、服务大局的奋斗姿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立心青语”专栏。

这里将记录青年干警在执法办案、挂职锻炼、下沉一线的实践足迹,定格他们护航发展、助力支点建设的青春风采;这里将汇聚他们的成长感悟、为民情怀与法治思考,以真挚笔触传递司法温度,以铿锵步伐诠释初心使命。

愿每一篇文字都成为法治星火,照亮前行之路;愿每一段经历都激荡青春回响,汇聚成荆州法院人的时代强音。未来,让我们以“青语”立心,以行动践志,共绘法治荆州的青春画卷!

洪湖峰口畔,青春奋楫行   

张子涵2.jpg

张子涵,2004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湖北洪湖人。现为洪湖市人民法院峰口法庭法官助理。

时光之舟轻轻划过,承载着梦想与期盼,将我送至人生的新站点。2025年的盛夏,我怀着无比激动与敬畏的心情,正式加入了洪湖市人民法院的队伍,成为一名法官助理。从校园的象牙塔到庄严肃穆的审判机关,角色的转变不仅意味着环境的更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的开始。回首初入职的这些日子,点滴感悟汇聚心间,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工作上,从“法理”到“实务”,我的认知在实践中筑牢根基。大学四年里,法律条文、法学理论构筑了我对公平正义最初的理解框架。然而,当我真正踏入法院的大门,穿上象征责任与公正的制服,我深切地体会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力量根植于实践。当我走上岗位,初步接触案卷材料时,曾感到手足无措。厚厚的卷宗里,记录的是纷繁复杂的世间百态,是矛盾纠葛的真实人生。我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迅速抓住争议焦点?如何准确理解并适用法律?这些都是在书本上无法完全学到的。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同事们。每一次请教,都让我豁然开朗;每一次实践,都让我对法律的理解更深一层。在此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官助理,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细致的办事能力,这是辅助法官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基础,也是我未来职业生涯需要不断打磨的“硬实力”。

张子涵1.jpg

在身份上,从“旁观”到“融入”,我在角色转变中体悟使命。过去,我是法治建设的旁观者、受益者;如今,我已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建设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的不仅是新鲜感,更是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法院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清晨,伴随着法徽的熠熠光辉,一天的工作拉开序幕。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讨论案件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司法工作的日常乐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基层司法工作的不易,也理解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的千钧重量。在办理案件时,我看到法官为了查清案件事实殚精竭虑,为了化解矛盾不厌其烦。他们用专业和坚守,守护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也看到书记员高效精准地记录,法警严谨规范地执勤,以及其他行政后勤同事们的默默保障。法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都在为共同的法治梦想努力奋斗。融入其中,我倍感自豪,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不仅仅是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更是在参与书写法治中国建设的微小却重要的脚注。

在思想上,从“理想”到“担当”,我将在砥砺前行中展望未来。虽然我刚入职两个月,但内心的成长却是实实在在的。我褪去了些许学生的青涩,增添了几分职业的沉稳,对未来的规划也愈发清晰。首先,我要永葆学习之心。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新型案件也层出不穷,唯有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我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其次,我要恪守公正之魂。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线。作为法院的一员,必须将公平正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客观中立,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经手的每一份文书、处理的每一项事务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2025年,是我职业生涯的起步之年,也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充满希望的一年。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将个人的青春奋斗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初心如磐,不忘选择法律专业的初心,不忘报考洪湖市法院的初衷;我定奋楫笃行,以饱满的热情、勤勉的态度、过硬的本领,认真履行法官助理的职责,虚心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法院干警,为新时代的人民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文章出处: 洪湖法院峰口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