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模谈体会】我从未见过你 但我的回忆里有你
2014年9月我通过招考进入松滋法院,被分配到刑事审判庭担任书记员,当时刑庭有5名法官,但书记员算上我这名新手,也不过3名。我进办公室的第一天,分给我的那张空办公桌上就临时堆放着原荆州市某局局长受贿案的一大箱卷宗。2015年元旦一过,我又看着袁某等人涉黑案的卷宗被抬入了刑庭的办公室……
那一年在不停的加班、整卷中,我忍不住发牢骚“太辛苦了”“太累了”,当时分管刑事审判庭的黄勇副院长听到我的抱怨以后,和我讲:“要比困难和辛苦,人家沙市法院刑庭案件才多,沙市刑庭的杨军那才是真辛苦。”杨军,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这是什么人?能让领导在提到他的名字时都流露出一丝敬意。领导的这句话,让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对这个传说中的“杨军”有点不服气、有点好奇、又有点隐隐的期盼。
在刑庭,我还负责内勤工作,一年总要接待好几次其他法院的刑事审判人员来我院办理案件,可我始终没有见到过沙市法院的杨军庭长,难道沙市区就没有被告人被关在松滋吗?直到大概是2017年的一天,沙市区一起多名被告人的案件要在我们法院开庭,警务人员和相关办案人员都在前一天下午来到了我院做庭前保障工作。晚上在食堂就餐时,我悄悄问哪位是杨军庭长啊?当时杨军庭长的书记员张志浩说:“我们杨庭长还有案子没有忙完,在单位加班,夜晚再赶来松滋,不耽误明天早上开庭。”我惊了,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而沙市到松滋路程有一两个小时,这个时候还在挤时间加班办案件,那岂不是深夜才能到达松滋。我实在感到不可思议,杨庭长不需要休息吗,他莫非是铁人不成?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因为各方面原因,沙市法院刑庭只有杨庭长一名员额法官,“案多人少”,他扛起了办案的重任,常年加班加点办案。我顿时刷新了对杨庭长的认识,敬意油然而生。而次日我也没有见到杨庭长,因为他在庭审结束后根本没有多逗留便立刻返回了沙市。只留下更加好奇的我暗自心想沙市的杨军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办案的“拼命三郎”。
一晃到了2018年,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了,荆州两级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战友们”彼此的联系紧密起来了,黑恶案件的审理进度细化到了周报、月报。作为两级法院扫黑除恶联络员中的一员,我在这些紧锣密鼓不断更新的数据报表中,注意到沙市法院扫黑除恶的压力格外重,因为他们的涉黑涉恶案件的被告人人数大多都在十人以上,偏偏沙市区是法官少案件多被告人更多。而不管是哪一家法院,担任扫黑办负责人的那位法官工作一定是最重的,而杨庭长就是沙市法院的扫黑办负责人。光是参与一件涉黑案件的办理已经让我心生怯意,可沙市的“5.12”案、“2.27”案、“11.20”案等涉黑涉恶案件的推进却从未掉队。这些案件无一不是案情复杂、证据繁杂、涉案人数众多,杨军庭长却都认真阅卷、梳理案情,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并不因办案的压力而降低办案的质量,而是将每一件案件办成经得住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的日子里,连轴的加班曾让我吃不消,接连的报告让我牢骚过,复杂的案件让我畏惧过,可当我想起比我更睿智、更辛苦、更艰难的人都还坚守在维护公平正义的一线上,我就不敢退缩。
一片丹心映天平,一腔热血为人民。我没有想到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收官的这一年,为了按时完成扫黑除恶“六清”工作,连续工作了22天的杨军庭长,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永远的离开了他奉献了一生的司法事业。中院的一名法官告诉我,就在杨庭长过世的前两天,他和杨庭长还在为一起涉黑案件谈论案情,未有定论的地方约好了下次再继续探讨,可没有想到这就是永别。杨庭长却再也不能身着法袍在审判台上为这起他一直牵挂的案件作出庄严宣判。
持身以正,持心以纯,以身许法,荡平黑恶。虽从未谋面,但并不影响我寻觅杨庭长走过的足迹。杨军庭长在近三十载的司法审判工作中,办理了4000余起案件,没有一件案子因裁判不公被投诉被举报,没有办过一起关系案、人情案。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态度战斗在司法为民的第一线,为了守护公平正义燃尽了生命。在我的眼中,他所迈下的每一个脚步,脚印都无比清晰,他的精神和品格像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法槌敲响的是正义之声,敲下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法院人,是法律的持正者,既身负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历史使命,也恪守着情系百姓,司法为民的宗旨。我是法院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向杨军庭长学习,时刻将党员的职责使命牢记在心,坚守法治信仰,秉持公正司法,爱岗敬业,练就过硬本领,不忘追求公平正义的使命初心,走向为人民服务、为法院争光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