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青语】文强:以青春之名,赴法治之约
【开栏语】
青春铸法魂,一线写担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生动展现荆州法院青年干警扎根基层、服务大局的奋斗姿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立心青语”专栏。
这里将记录青年干警在执法办案、挂职锻炼、下沉一线的实践足迹,定格他们护航发展、助力支点建设的青春风采;这里将汇聚他们的成长感悟、为民情怀与法治思考,以真挚笔触传递司法温度,以铿锵步伐诠释初心使命。
愿每一篇文字都成为法治星火,照亮前行之路;愿每一段经历都激荡青春回响,汇聚成荆州法院人的时代强音。未来,让我们以“青语”立心,以行动践志,共绘法治荆州的青春画卷!
以青春之名,赴法治之约
文强,1995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松滋人。现为荆州中院行政庭法官助理。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是荆州松滋人,长江之水流淌过我的家乡,荆楚文脉始终浸润着这片土地。如今,能够从他乡回到荆州工作,我倍感亲切,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愈发充盈。我欣然于自己也即将成为家乡法治建设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与法律关联并不紧密,不知不觉间,法律已离我渐行渐远。一次巧合下,单位涉及一起行政复议事项的处理,领导安排我跟进处理。不知为何,那一周我对工作怀有一份意外的激动。我认真审查相关材料,积极请教单位的法律顾问,撰写行政复议答复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份简单的答复书,或许是出于对法律知识久别重逢的欣喜,亦或是出于对法律事务工作的审慎态度,我反复修改了多次。彼时,我由衷期望自己的答复能够圆满解决争议问题,也希望过往所学的法律知识能切实运用于实践。在与法律“短暂分离”之后,我发觉自己内心对法律依旧满怀热爱。刹那间,我回忆起大学时老师激情昂扬地讲授物权、债权的民法课堂,也想起自己静心阅读、思索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等书籍的时光。
幸运的是,半年之后,我与法律再度“续上火花”。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我转换身份,到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入职报到。法院向来是众多法学生追逐梦想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庄严的法庭之上,身着法袍的法官敲响神圣的法槌,是大家难以忘怀的理想图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同样在于实施。从研读法律,到理解适用法律,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官无疑是令人向往的职业选择。作为一名初入法院的法官助理,我既怀揣着对法律事业的敬畏与憧憬,也明晰肩上这份责任的重大。未来工作中,我愿意以“学习者”“践行者”“守护者”的姿态,稳步前行。
成为“低头奋进”的学习者。在参加市法院组织的“立心青年讲坛”时,分享者郑天铭法官的话语令我深受鼓舞。他言:“我自律是因为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我来说,本领不足就是我最大的恐慌。在今后工作中,我定会珍惜机遇,埋头苦干,补齐短板,锤炼过硬本领,拓展能力边界。
成为“落地扎根”的践行者。法官助理是协助法官处理案件的专业辅助人员,法官助理的工作,平凡又普通,更多的是整理案卷时的逐页核查、联系当事人时的耐心阐释、法律文书的修改完善等。然而,一份清晰的证据清单能够为法官节省阅卷时间,一次有效的沟通能够让当事人省去麻烦。未来,我愿将每件小事做好、做扎实。
成为“心怀暖阳”的守护者。法律是公正与善良的艺术,我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应彰显善良。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案件,也或许是他人的一次人生转折。故而,法律工作者不应冷漠,共情能力也不应被繁杂的工作所磨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心怀正义的壮志,也要悉心感知当事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