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始终惦记村里事
——荆州中院驻村扶贫干部管开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3-06  访问次数:695

114日中午,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松滋市纸厂河镇蔡家桥村扶贫工作队和往常一样,驱车从租住村民家中到村委会上班。1430分,车刚停稳,正准备下车的3人却发现队长管开炎紧闭双眼倒在后排,不省人事。经紧急送医抢救,管开炎被确诊为脑梗。

一天后,武汉协和医院。管开炎醒来的第一件事是问村里事:春节物资发放到位了吗、绩效考核资料准备好了吗……1个多月了,在家休养的管开炎仍挂念着村里:开荒山种柑橘干得怎么样了、优质再生稻春耕农资备齐了没有……

57岁的管开炎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会主席,去年6月,接过扶贫接力棒,挑起了驻村工作队队长、蔡家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担子。驻村扶贫半年多,是什么令他如此牵挂?记者拨通电话,听到这样的回答:“没什么好讲的,这是我的工作,应该干好。”

近日,记者来到松滋市蔡家桥村,倾听村干部、贫困户和工作队队员细细讲诉,感知他们心中眼中的扶贫干部管开炎。

心怀责任工作第一位

其实,发病前几日,管开炎身体已发出了“警报”。

市中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康洪彰清楚地记得,那几日,管队长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不时说心慌、头晕,得停下来歇一歇,“他有心脏房颤的老毛病,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总说不打紧,能坚持。”

110日,身体越来越吃不消,管开炎请了半天假回城区看病。医生一再要求住院检查、卧床休息,可一想到年底村里事情多,不能耽误,当天中午他就带着药回了村。 村里有哪些“大事”?贫困户周知茂家维修房屋,正在补屋顶、装窗户,得去看看;贫困户姚关羽、周军准备开春种柑橘,正在整理荒山,得去帮忙;五保户、结对帮扶贫困户王武益过年物资够不够,得跑一趟…… 30岁的康洪彰是名扶贫新兵,去年11月驻村,到岗第一天,就接到了管开炎下达的首要“硬任务”——1个月内,必须到全村建档立卡62户贫困户家中“认门”,要晓得住址,还要知道各家各户基本情况。“扶贫干部熟知情况,是基本功,只有了解,才能帮到需求上、扶到点子上。”小康说,这是管队长送给自己的话,他始终记着,不敢忘。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不能滞后。管开炎从来都是这样告诫自己。

心有群众实干解急难

去年,贫困户王统法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种植的23亩优质再生稻收获2.5万元。“管队长是个真干事的干部!”老王说。 去年夏天,蔡家桥村遭遇大旱,全村30余处堰塘干涸、沟渠无水,400亩优质再生稻面临绝收危机。

优质再生稻是2018年该村引进专业种植公司合作开展的扶贫项目,也是该村规划培育的主导产业。驻村2年的工作队队员蒋国刚是看着这片稻田生长起来的,他说,近40户种植户中有10户贫困户,如果减产减收,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贫困户脱贫志气的打击。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脱贫攻坚大局,管开炎一头扎进田间,查看旱情、寻找水源。蔡家桥村位于洈水支流末端,洈水放水就能缓解旱情。那几天,他不是在镇上打报告提申请,就是带着专家在田里核实旱情,一趟又一趟,忙得团团转。他知道,水不来,不能停。 洈水决定放水!管开炎立即结合该村地势较高的实际,制订了组织设备分级提水的抗旱方案,又向市中院申请来3万元抗旱应急资金,维修泵站、疏洗沟渠。

当涓涓细流淌进干涸的田地,浸润的更有贫困户和村民们的心田。

管开炎把群众事当自己事,群众把他当自家人。蔡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文志立讲诉了一件小事:去年11月的一天晚上,67岁贫困户蔡永海家中突然断电,老人拿起电话拨通管开炎的电话。准备休息的管开炎二话不说,带着工具立即赶到老人家中。深秋寒夜,他冒着细雨,检查线路、排除故障,晚上11点多才接通了电。  “在管书记那里,群众需求就是扶贫干部的工作,需求无大小,只有急难。”文志立说。

心系发展铺宽致富路

春节期间,回乡村民发现,村口的丰收桥焕然一新,主干道也变宽了。

刚驻村,管开炎就发现,在工作队的3年帮扶下,蔡家桥村的基础设施不差、产业项目不错,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不少。还有没有缺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破旧的丰收桥落入他眼中。 这座老拱桥,长10米,宽4米,是连通村外的重要通道。因年久失修,早成了危桥。多年来,该村由于资金紧缺始终没有对其维修。桥宽、载重都无法满足较大运输车辆通行,货车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只能靠三轮车、摩托车一点点、一趟趟慢慢运。丰收桥不仅连通村外,还连通着致富路。

管开炎跑镇政府、跑交通部门,争取项目,向市中院汇报,申请资金,终于筹措到36万元,丰收桥修缮改造项目得以动工。去年9月动工到10月完工,只要有空,他总要跑到施工现场转一转,严盯施工质量。

如今,崭新的丰收桥长16米、宽6米,载重50吨。与桥连接的纸十公路也一同进行了改造升级,2.76公里路面由原先的3.5米加宽至5米。

蔡家桥村地处丘陵地带,除了基础农田,最多的就是荒山。去年底,管开炎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引导贫困户开荒山种柑橘。 起初,58岁的贫困户姚关羽并不“感冒”。她身有残疾,老公已不在世,有两老要赡养,她是家中唯一劳动力,能倒腾好几亩田就行,哪还有能力开荒山。

管开炎上门宣传政策,给她算了笔账:开荒山村里将给予奖补,种上柑橘,第3年就能挂果,基本维持10多年,是笔稳定收入。姚关羽决定后,他又联系专业开荒队帮忙清净杂树杂草。

如今,已有5户贫困户开荒山翻整土地,待3月天气渐暖就能栽植果苗。

贫困户们说,是像管开炎这样的扶贫干部心中装着大家、心中装着发展,蔡桥村的致富路才越走越宽。


文章出处: 新闻处